中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导师会议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01-11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等精神,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卓越工程师导师队伍建设,1月9日上午,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组织召开导师会议。常务副校长、学院院长柴立元院士,校办公室主任闫红杰,研究生院院长孙伟,科研部部长李启厚,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赖延清,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校企导师代表,线上线下共计15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成琼文主持。
会议伊始,成琼文书记向参会领导及导师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在学校党政的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在全体导师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作为学院首批导师,大家要推动中南大学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携手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中南模式”。
孙伟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成立标志着研究生教育的重大变革,学院要加强校企合作,做好工学交替的学生培养;要进一步发挥优势,提升多学科交叉融合效能,提高新能源与人工智能产业新质生产力。
李启厚部长表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改革的重要途径,更是实施科教产教融合的重要战略手段,科研部要与学院一起做好科教产教融合,为我校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
会上,学院副院长陈爱良从学院基本情况、产教融合、未来展望三方面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现状。她指出,学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于特色鲜明、世界领先的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学科体系,形成校企协同的“全链条设计、全要素配置、全过程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范式,书写为国家培育工程脊梁、托举科技未来、铸就人才高峰的壮丽篇章。
最后,学院院长柴立元院士向学校各职能部门、全体导师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就学院发展提出了三个重要建议:一是提高战略站位,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要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人才、要通过学科交叉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二是创新机制,多学科多领域共同发力、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抢抓机遇,打造有特色的为行业、为国家、为社会作重大贡献的三位一体平台;三是与企业高度融通,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人才反哺教学科研,打造螺旋递进式发展的产教融合共同体。
本次导师会议为中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凝聚了奋进合力。学院将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以提高站位、抢抓机遇、强化研究生培养为关键,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全力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卓越能力的工程师,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做出“中南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