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代表参加第二届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会议暨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1-15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工程人才,由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主办,浙江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会议暨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研讨会于2025年1月10日在杭州召开。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郝彤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亓彦伟,浙江省、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浙江大学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所在高校及企业领导、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赵巍胜主持。我院副院长陈爱良、刘芳洋等代表参加本次院长会议,陈爱良副院长做现场汇报。
郝彤亮副司长与参会人员交流研讨并总结发言。他表示,教育部党组把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驰而不息地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重构、流程再造、能力重塑、评价重建,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意义重大,对推进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制度体系变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强调,体系重构方面,要形成拥有专职教职员工、独立空间、特色制度的实体机构;流程再造方面,要从国家需求、企业需求出发,校企共同开展招生、课程、实践,共同指导论文和就业;能力重塑方面,要在课程、导师、课题等培养要素上创新,探索工程硕博士思政工作新思路;评价重建方面,要落实通过实践成果申请学位的新标准,优化教师、学科评价。他指出,后续要进一步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体系,高校和企业要落实学位授予标准,着力做好首届专项试点工程硕博士毕业、就业和接续培养,不断迭代经验,打造样板,推广模式,持续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范式变革。
会上,亓彦伟副主任介绍了关键领域核心课程建设和使用情况,以及对工程案例建设等重点工作的考虑。赵巍胜介绍了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领导下成立专班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的情况,并对培养认证标准进行了解读,提出了后续工作计划。
陈爱良副院长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培养“中南特色”的卓越工程师》为题,从学院的建设情况、面临问题及对策、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的建议等三个方面汇报我院建设发展情况。她指出,学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企业科研创新和技术研发需求,依托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优势学科体系,联合比亚迪、格林美等一批“中南系”新能源头部企业和中国五矿、中铝集团等大型央企,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致力于培养造就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新能源与储能工程+”、“人工智能+”拔尖创新工程人才。
研讨会上,来自全国32家高校、7家央企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代表依次发言并热烈讨论,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工作建言献策,有力促进了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经验交流,为推动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一审:陈超霞,二审:雷小轲,三审:陈爱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