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院成功举办“AI赋能新形态课程”创新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5-03-21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2025年3月19日,为深入探索AI技术与高等工程教育的深度融合,助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院联合低碳智能冶金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共同主办,智慧树网协办的“AI赋能新形态课程”创新研讨会在中南大学科教北楼502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吸引来自中南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的70余位老师参会。活动由学院副院长陈爱良主持。

前沿视角碰撞:知识图谱与AI赋能教学实践

会议邀请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湖南省精品课程负责人黄英作“数智赋能,AI助力教学改革”主题分享。她以《信息论与编码基础》智慧课程建设为例,为老师们分享AI技术如何重构教学场景:根据不同学情分课程版本开展教学,基于灵动课堂提升课堂参与度,问题引导实现教研一体,通过任务驱动实时动态监测等。她在分享中指出,AI不仅能提升教学效率,更可以通过数据驱动的精准施策,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

交流研讨互动:共赴新工科教育数智化未来

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积极提问,气氛热烈,共同围绕AI技术在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和挑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AI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智慧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高校应积极拥抱这一变革,推动智慧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会议最后,陈爱良副院长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研讨会为中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课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希望各位教师能够将AI技术更好地融入课程建设中,推动新形态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本次讲座是我院新形态课程创新研讨会的首场活动,标志着我院在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新形态课程方面的新起点。未来,我院也将邀请各领域专家分享在新形态课程建设中的经验,为卓越工程师培养做好基础保障。

(一审:于顺尧;二审:雷小轲;三审:陈爱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