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一行来院交流
发布时间:2025-10-21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高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质量,2025年10月21日上午,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人资部主管周来,研究设计院电子装备技术研究院院长孙国营、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长郭天序、人资部高级主管李超等一行到访中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围绕硕博联合培养、前沿研究课题等议题开展座谈交流。中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戴吾蛟,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陈爱良、黄科科,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主任李蔚、张诗乐副教授、岑学楷副教授、赵炫老师,电子信息学院张昊教授、彭春华副教授、彭辉老师,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办李欢欢老师,电子信息学院2026级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王震森、郑双乐等人员参与交流。会议由陈爱良副院长主持。
共绘育人蓝图:校企双方介绍发展与规划
会议伊始,戴吾蛟副院长高度评价了前期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通号”)与中南大学在硕博校企联培的工作成效,已成功培养首批优秀毕业生,为企业精准引才的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协同育人路径。他指出未来校企双方要聚焦招生、项目匹配、学生在企管理、学生留企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升硕博联合培养效果。
会上,陈爱良副院长讲解了学院依托中南大学有色金属、轨道交通、医学医疗学科链,开展文化熔合、学科溶合、产教融合的“三链三合”育人实践,她指出硕博联培实践中,既要聚集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也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落实职教衔接、强化校企交流等方面的工作。
会上,周来主管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中国通号在巩固轨道交通核心业务的同时,拓展智能轨道等新兴业务,对卓越工程师需求迫切。她特别提到,与中南大学联培的工程硕博士有2位优秀毕业生留企工作,联培成效初显,期望未来能进一步深化合作,吸引更多中南学子加入中国通号。

聚焦培养实效:深入探讨联合培养关键议题
在座谈交流环节,双方围绕工程硕博联合培养的全过程进行了深入、务实的探讨。
一是招生指标与需求匹配问题:前期招生计划与培养专业方向存在一定程度的“错配”,应加强前置沟通,建立以具体合作项目为牵引的招生需求预报机制,实现按需培养。
二是培养过程管理与质量保障:校企导师应尽早对接,共同指导学生选课、制定培养方案和开展课题研究,确保培养环节无缝衔接。
三是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文关怀:要特别关注联培学生在校企不同环境转换中可能产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加强校企辅导员联动,共同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四是职教衔接与学生留企:需深化校企情感纽带、制定职业发展路径、让企业专家深入参与学校课程与讲座等,进一步增强企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归属感。
五是科研合作与平台共建:校企双方可共同申报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共建联合实验室与工程技术中心,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与工程案例,拓展校企联培载体。

展望未来合作:携手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会议总结阶段,校企双方一致认为,本次交流座谈卓有成效,不仅梳理了当前校企联培中存在的难点,更明确了未来深化合作的方向。基于中南大学在相关学科领域的深厚积淀与中国通号在轨道交通行业的领军地位,双方拥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双方同意,将建立更为常态化的交流机制,推动校企导师、管理人员、学生之间的多层次、高频次互动交流;在招生选拔、课程建设、项目指导、过程管理等方面加强协同;力争在国家级科研项目、平台共建、海外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合作成果,共同为服务交通强国、人才强国等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行,标志着中南大学与中国通号在硕博联培方面的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为后续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协同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审:陈超霞 二审:雷小轲 三审:陈爱良)